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学习领会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3月16日下午13:30,我校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通报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参会人员还收看学习了教育部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二次调度视频会议。副校长朱国权、党委副书记兼学保处处长曹云林、学保处常务副处长包静波、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就业指导中心及2021届毕业班辅导员出席,会议由就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莺主持。

就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莺通报了目前2021届全市高校、同类高校、学校及各二级学院就业进展情况,并着重分析了我校就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分别从就业市场前期预判、就业责任目标构建,升学辅导资源提供、就业数据统计上报、就业信息宣传对接、国家项目宣传普及、就业工作台账建立、就业材料回收保存八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做法,希望各二级学院能立足自身实际特点,认真梳理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切实开展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打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攻坚战。

朱国权副校长结合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及学校实际进行部署讲话。首先,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在2020年就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向坚守在就业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强调,就业率是天华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更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从全国来看:一是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二是新就业岗位供给需求面临挑战;三是坚持底线思维保就业促民生;四是积极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接着,他对各学院在前期就业工作开展中所做的各项举措给予了肯定,希望大家能够分析形势,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主动出击,并提出了赶“早”、做“细”、帮“准”的工作要点。“早”就是要树立大局意识,提前谋划,提早落实,尽早避免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情况,增强紧迫感;“细”就是要对就业工作的每一环节都需要深入细致分析,工作要做细,辅导员要以根据毕业生的个性特点和就业意向分阶段进行摸底排查,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强化育人实效;“准”就是在工作做细的前提下,就业工作需要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科、校友、导师、专业教师等多种资源作用,精准为毕业生提供不同毕业去向的信息和服务帮助,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健全就业统计核查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就业的良好局面。

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就辅导员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进行部署讲话。他提出如下要求:一是要提高思想站位,就业工作是一项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毕业班辅导员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不忘育人初心,办实事、解难题、促就业。二是要加强分析预判。毕业班辅导员要聚焦社会新形势、新变化,时刻树立责任使命感和岗位危机感,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所带班级的就业观教育。三是要改进工作方式。毕业班辅导员要坚定工作信心,争取工作主动权,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形式,真抓实干,落实落细各项工作,倒排工期强力推进,确保全校按时高质量完成就业工作。

会后,参会人员共同收看并学习了由教育部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二次调度视频会议。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中国政法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安徽理工大学的有关同志先后介绍并分享了本地本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与先进经验。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宁小华则重点介绍了教育部推出的“24365”网络招聘平台及其九大功能。

随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作了题为“大力开拓市场性岗位,抓紧落实政策性岗位,加快推进就业创业促进行”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2021届目前就业形势,分享了开拓市场性岗位、落实政策性岗位、用情做好就业服务的一些方法举措,更对如何做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第一要坚持就业育人的工作理念;第二要强化组织保障;第三要协同开展就业促进行动;第四要做实统计监测;第五要做好信息报送。最后,他再次强调,目前正处于毕业生求职的黄金期、关键期、机遇期,希望各地各高校以“就业育人”为基本理念,以“产教协同、学职对接”为根本路径,以“确保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为主要目标,紧起来、动起来、干起来,加快引导毕业生直面职场、积极求职、尽早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责无旁贷。我校将切实领会两会精神,就业工作早着手、早启动、精细指导、稳步推进及定向发力,全力做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尽早完成董事会提出的目标,力争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超全市平均水平,并在同类高校中保持领先。
就业指导中心